-
友情链接:
“啊!你们快看那是啥?”
漫天黄沙中,突然有个人惊讶喊道。
另外两名同行者不得不睁大半眯的眼睛,这一看,他们都吓了一跳。
只见眼前有一个半掩在黄沙中的人体轮廓。
三名探险者立马围上前去,可那人早已成了一具干尸。
这里可是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罗布泊。
见到尸体自然也不是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三位探险者平复了下心情,就想清楚了对策。
“肯定是哪位探险者在这里失去了生命,咱们快报警,家人肯定还在等着呢!”
说着,三位探险者联系到了警局。
就当警员们赶到时,他们才知道,事情远远并非他们想得那般简单。
甚至,这个人很可能是失踪58年的一大功臣。
惊现未解之谜
那是2016年夏,一支由三名经验丰富的探险者组成的小队,踏上了新疆罗布泊。
三人中有一个是地质爱好者,一个是历史迷,还有一个人只是单纯地被这片无人区的神秘所吸引。
我们都知道,罗布泊在很早之前是一片湖泊,但由于身处西北边陲,经历千百年的风沙肆虐,最后变成了一片沙漠。
这里的自然环境很恶劣。
白天气温最高能达到60多度,然而等日暮降临时,这里的气温竟然接近至零下20度。
这样的气候条件,非但不适合人类居住,甚至还会吞噬人的生命。
但总有人喜欢冒险,眼前的三个人也更是如此。
知道此行危险,他们三人也就做好了万全准备。
他们携带了先进的导航设备和充足的补给,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了充分的预案。
然而,即便是最周密的计划,也难以预料大自然的无常。
在徒步深入沙漠的过程中,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打乱了他们的行程。
先是他们的眼睛被吹得睁不开,接下来身体也被吹得东倒西歪。
好不容易,沙尘暴才停下来。
这时,他们准备重新整理装备,继续前行。
突然,一个发现震惊了所有人——在不远处的沙丘下,露出了一具干尸的轮廓。
三人都被吓得不轻,毕竟在这样的无人区,发生什么仿佛都是可能的。
但好在,三个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,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。
再定睛一看,这具干尸半掩在黄沙之中,身体的一部分已经裸露在外。
显然是已经经受了数十年风沙的侵蚀,但仿佛依然保持着倒地时的姿态。
干尸的面部已经无法辨认,但身上的衣物却异常完好。
他们几人小心翼翼接近,发现干尸身边还有一个古旧的小挎包,包内似乎装有物品。
三人立刻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没有触碰任何东西。
而后迅速联系了当地警方。
警方接到报警后,迅速响应,派出了一支专业的刑侦队伍前往现场。
在初步的现场勘查中,警方也被干尸身边小挎包里的东西惊呆了!
那里面装有一份1960年的《洛阳日报》、一个老式手电筒、一副防风眼镜,以及几封书信。
这些遗物虽然经历了岁月的侵蚀,但依旧能够提供一些线索。
警方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查,记录了干尸的位置、姿势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。
他们注意到干尸身上的衣物虽然破旧,但样式却与当时的服饰有所不同,这可能意味着干尸的身份非同一般。
同时,警方还对周围的沙地进行了搜索,希望找到更多的线索,但除了干尸和其身边的遗物外,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信息。
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那份报纸,上面清楚的显示时间和地域——1960年9月,《洛阳日报》。
可是,仅凭这个时间和地址来确定死者身份,无疑于大海捞针。
艰难解密
警方只能开始对其他物品分析。
老式手电筒,没用。
一副防风眼镜,没用。
几封书信,年代太久远,很多文字都看不见了,很难推测。
警方只好去寻求现代刑侦工具的帮助。
很快,还原结果出来了。
那三封信件,似乎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地——新疆若羌县。
第一封信来自四川省仪陇县,收件人是“邓光学同志”,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死者可能与这位邓光学有所关联。
第二封信的寄件人,名叫“李中华”的朋友,来源于四川省巴中县。
第三封信也是清晰地写着“邓光学同志收”几个字,但是寄出地址却变得模糊不清,几乎无法辨识。
新的内容尽管已经有些许磨损,但仍然可以看出一些温暖的关怀之语,比如“父亲大人崇山、多吃蔬菜”等等。
这些细节无不流露出写信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殷切叮咛。
通过对这些线索的分析,警方推断出这个人可能叫邓光学,并且是一名地质工作者,他的工作地点位于遥远的新疆若羌县。
此外,他在四川仪陇或者巴中地区可能还有亲戚朋友。
可若是这样,死者身上携带的《洛阳日报》又该如何解释呢?
他是否曾在洛阳工作?或是作为洛阳派往青海的地质工作者?
为了解开这些疑问,河南的记者迅速联系了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。
该单位的前身,豫01队,是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洛阳成立的地质勘探队。
如果死者曾是该单位的员工,那么档案中理应有记录。
但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。
知情人士表示,在改革开放之前,豫01队一直在洛阳、三门峡等地进行矿产勘探,从未向青海、新疆、甘肃等地派遣过人员。
而且,单位的档案中也没有“邓光学”的任何记录。
这使得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,死者的真实身份和经历,依旧被包裹在重重迷雾之中。
如果“邓光学”找不到,那或许之前的方向错了,死者名叫“李中华”?
于是,警方又联系到了洛阳警方,将全洛阳叫“李中华”的人翻了个遍。
但是要么就是人还健在,要么就是年龄对不上,而且没有一个已逝世或失踪。
案件再次陷入僵局。
这时,突然有人指出:
死者或许是四川人?信是家人寄给他的?只是《洛阳早报》上有他感兴趣的内容?
于是,警方再次联系四川警局。
距离尸体发现一个月后,四川警局终于传来好消息——有名叫“李中华”的人的信息与死者信息吻合。
会不会真的是他?
伟大的孤勇者
2016年秋,寒风中,几位民警忐忑地敲响了李菊兰的家门。
“阿姨好,您认不认识李中华?”
这位67岁的老人顿时泪如雨下。
她哽咽着说:“那是我父亲,这么多年了,我们终于等到了他的消息!”
时间回到1949年12月,他与邻村的邓光明结为夫妻,正值解放军解放成都的时期。
李中华被解放军的英勇和纪律深深吸引,决心投身军旅,报效国家。
1950年10月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他告别了妻子和新生的大女儿,踏上了战场。
一次激战中,他被子弹击中小腿,但他没有退缩,而是用绑带简单处理伤口后,继续与敌人搏斗。
最终他获得了战斗英雄”的美誉与二等功的殊荣。
然而,这份荣光却是用他的腿换来的。
是的,他未逃脱重伤腿残的厄运。
1953年,李中华拖着疲惫的身躯,带着满身的伤痕,回到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。
他的家境并不富裕,家中人口众多,田地收成微薄,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四处奔波,以求生存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未因此而放过他。
1958年的某个炎炎夏日,李中华在辛勤耕耘之后,突然消失不见,没有留下任何线索。
一年后,家人终于收到他从贵州铁路局寄来的信件以及30元钱,信中告知他们,政府已经为他这样一位退役军人安排好了工作。
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崭新篇章的开始,却没想到,这竟然成了李中华留给家人的最后讯息。
自此以后,李中华如同人间蒸发一般,无论家人如何努力寻找,始终无法找到他的踪迹。
邓光明在无尽的失望与绝望之中度过了余生,最终只能含泪带着三个女儿改嫁他人。
每当李菊兰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时,总是充满了深深的哀思:
“我只记得他的脾气非常好,身材高大,周围的人都称赞他相貌堂堂……他失踪的那段时间里,我们三姐妹都还是小孩子。”
后来,可是,当民警说道“邓光学”这三个字时,李菊兰和母亲邓光明都摇头说不知道。
警员说,李中华的失踪与一份洛阳的报纸和“邓光学”这个名字有关。
但邓光明表示,她从未听说过丈夫有河南的朋友或与洛阳有关联。
这个谜团一直困扰着警方,直到一个细节引起了他们的注意:
李中华遗物中的那副防风眼睛,几乎与当年参与核试验的队伍所配备的军用品如出一辙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我国自主研发原子弹,需要在西北荒漠中寻找合适的爆破地点。
据一位年迈的长者回忆,那时候,的确有一支来自洛阳的军队,他们义无反顾地奔赴西北,投身于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核试验之中。
这些战士们,有的来自四川,有的来自其他地方。
如果李中华是其中一员,那么他的失踪之谜就有了合理的解释。
1960年,李中华可能接到了上级的命令,要他前往洛阳报到,于是他不辞而别。
可没想到,这一去,他再也没能回来。
李中华先是在洛阳买了一份报纸,而后跟随部队挺进西北荒漠,参加那项神秘的核试验任务。
然而,在荒凉的沙漠中,因为腿部受伤行动不便,李中华不幸与队伍失去联系,最终倒在了茫茫沙海之中。
不禁令人动容。
58年,李中华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,无人问津,何其悲壮。
他的家人,他的朋友,都以为他已经离世,只有那片广袤无垠的沙漠,见证了他的忠诚和勇气。
此后,提起罗布泊,我们想到的不只有“死亡之海”,更多的是“李中华”这一时代孤勇者。
感谢英雄,山河无恙!